【全国】如何把握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红利变为国债项目资金支持

政策解读 / 2024-05-31 09:16:18


5月21日国家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已经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第一批项目下达准备,梳理出了一批符合“两重”建设要求、可立即下达投资的重大项目,待国债资金到位后即可加快建设。”


这意味着,经过前期项目摸排后,超长期特别国债第一批项目已经“就位”。

以往,“两重”之前有“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一直是地方政府谋划项目的重要方向,也是专项债支持的重点领域。

现在,从超长期国债支持角度对“两新”“两重”重新定义,“两新指的是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重”则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不过,今后,地方政府要更加重视“两重”项目的谋划了。毕竟是“硬投资”项目申报更符合中央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政策。

一、什么是超长期、特别、国债

超长期特别国债就是发行期限非常长的特别国债,发行期限可能长达20年、30年,甚至50年。与普通国债不同,特别国债常常具有国家特定用途,特定政策专款专用且不列入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

1、支持范围

从近期各地发布的文件和会议来看,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美丽中国建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14个细分领域

1.科技创新: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2.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3.区域协调发展:支持不同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4.粮食能源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和能源供应的安全和稳定。

5.人口高质量发展: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的全面发展。

此外,还包括以下细分领域:

1.新型城镇化:推动城市化进程,建设现代化城市。

2.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条件。

3.产业链安全:保障产业链的稳定和安全,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

4.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5.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疫情防控和救治体系。

6.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物资供应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7.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

8.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9.教育和人才培养: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培养高素质人才。 





目前各地也正在积极筹备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工作。据统计,从2023年年底至今,已有47地在包括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及会议中提到“超长期特别国债”,涉及16个省份,分别是河北、江西、江苏、四川、河南、湖南、甘肃、山西、安徽、天津、吉林、山东、浙江、陕西、宁夏、内蒙古。其中河北省最多,有包括市、区、县在内的21个地区正就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进行积极谋划储备工作。

2、额度分配

国家发展改革委结合相关政策措施和实际项目申报情况,确定安排各地区年度特别国债投资计划额度。特别国债投资计划下达后,地方发改及有关部门根据国家下达的投资计划转发或分解下达项目年度投资计划

2024年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央地或各使用5000亿,中央企业预计也可以申报特别国债项目。

二、如何申报?

目前,各位可以关注第二批“窗口期”,打好“提前量”

因文件保密性质,不会公开发布,申报企业要去省(市)发改委分管处室抄写,具体实施方式、支持方向,各地区有所差异,建议GR或项目专员对接和维护好归口部门,第一时间获取政策机会

1、工作流程

进入申报期后,项目单位根据申报通知要求,准备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同时从线上(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和线下(项目单项材料)两条线进行申报;由发改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照有关办法和申报通知要求逐级审核、逐级上报。

线上:首先要入库。入国家重大项目库,入库的企业征集项目是第一步,纳入国家三年滚动计划库;

线下:项目单位准备项目申报材料,包括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真实性说明、资金承诺函等单项材料,同步报送至属地发改部门。

最终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汇总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进行项目审核,确定支持项目清单。

2、申报要求

项目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十四五"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两重”毕竟有点太重(重资产重基建)特别国债项目将要求能够迅速启动并形成实物工作量,因此,确保项目能够尽快开工建设是极其关键的

参考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特别国债申报要求如下:

1.申报项目应遵循地区相关规划并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投向领域之内。

2.新开工项目要求前期研究论证充分,具备一定的前期工作基础,原则上能够在2024年底前开工建设。

3.在建项目的开工时间应在2021年1月1日之后,能在2024年形成较大实物工作量。已完工或投资完成额超80%的项目不得报送。

4.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项目,必须确保项目资金的完整性,资金链无缺口。

项目切忌假大空,能落地,验收不了很难处理

3、申报报告主要内容

根据以往经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包括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生成的项目代码、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建设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建设条件落实情况、项目建成后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等。

2.项目列入政府投资项目库和三年滚动投资计划:通过在线平台,完成审批情况。

3.申请投资支持的主要理由和政策依据。

4.项目建设方案: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选址、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工艺方案、产品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等。

项目投资估算:包括主要工程量表、主要设备表、投资估算表等。

根据以往国家项目经验和各地发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原则上不低于1亿元科技创新领域财政补贴15%左右,以官方文件为准。

5.项目融资方案:包括项目的融资主体、资金来源渠道和方式等。

6.相关附件:包括项目城乡规划、用地审批、节能审查、环评等前期手续复印件以及资金到位情况。

4、支持方式

根据以往国债发行经验,发行批准至落地用时近两个月,采用资金直达机制、中央还本付息,以缓解地方财政收支和债务压力,且依据各地项目上报情况进行分配。

中央预算内投资是由国家发改委负责管理和安排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中央财政资金,可进行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等,安排方式包括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

5、审批流程


参考以往国债审批经验,2024超长期特别国债或采用以下审批流程:



6、审核要点

项目汇总申报单位应当依托在线平台(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对申请专项投资的项目开展审核,并对审查结果和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审核后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推送至年度投资计划申报区,上报专项年度投资计划申请报告、绩效目标表并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审核要点包括:

1.项目是否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和三年滚动投资计划;

2.项目是否符合支持范围;

3.项目是否具有项目代码,通过在线平台核验项目代码真实性以及申报材料与在线平台上的项目信息是否一致;

4.项目是否重复申报;

5.项目单位是否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6.申报投资是否符合支持标准;

7.项目是否完成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

8.原则上支持计划新开工、续建项目,不得用于已完工项目,计划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条件是否成熟、具备开工条件。在建项目各项建设手续是否完备,是否投资计划一经下达即可开工建设;

9.地方建设资金是否落实;

10.日常监管直接责任单位及监管责任人填报是否规范等。
对于咱们来说,争取拟上项目纳入国家大盘子,争取中央预算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是2024年的重点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