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雄安一揽子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打造新时代创新高地

政策解读 / 2024-06-14 09:05:56

为大力引进培育创新主体,促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撑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雄安新区出台各项措施,“真金白银”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01

企业培育 


雄安新区科技企业五阶梯度培育,全阶梯最高可享222万元补贴。

 科技企业库 

1.   对首次入库企业,一次性给予2万元补助。

2.   面向在库企业,以5万元/年为上限发放科技创新券。


 河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 

获得加入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的资格。


 “专精特新”企业培库 

1. 首次纳入新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的企业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

2. 在库企业科技创新券使用额度上限提高至15万元/年。


 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首次被评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30万元奖励性补贴。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 

1. 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首次被评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再次给予 50 万元奖励性补贴。

2. 对疏解落户新区或在新区设立控股公司、有效期在1年以上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每家分三年给予总额100万元奖励。

“专精特新”企业如果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条件,可以积极申请认定,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对在新区实际运营 1 年以上(含 1 年)被初次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一次性给予 40 万元补助;

对三年期满重新认定通过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一次性给予15万元补助;

对疏解落户新区或在新区设立控股公司、有效期在1年以上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每家分三年给予总额100万元奖励。

02

鼓励科技创新发展


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需求,在项目立项、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持,让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雄安的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1

 引进和培育创新团队和优质项目

广泛动员各方面科创团队参与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等活动,深度挖掘科研院所和领军企业的未来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吸引更多优秀项目在雄安孵化转化。同时,新区企业成功申报省级重大研发项目且符合新区“5+6”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区按照实际获得专项经费1:0.5配套资金支持,单个项目配套资金原则上不超过500万元;成功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新区按照实际获得专项经费1:1配套资金支持,单个项目配套资金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

2

 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 

对引进落地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新区企业技术中心、新区级创新平台等重大创新平台,给予高额资金支持,其中,对在雄安新区落地的全国重点实验室给予最高 3亿元资助,对新获批建设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给予最高 1亿元资助。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的重点创新联合体,也给予相应支持,给予5000万元至1亿元支持。

3

 人才政策支持 

广纳优秀人才,积极引进顶尖科学家到雄安工作,给予2000-5000万元科研经费和300万元生活补贴,奖励一套不低于200平方米的住房;吸引海内外人才到新区创新创业,给予最高5000万元资金支持;出台企业总部人才政策,对落地雄安的央企总部及子公司引进的急需专业人才,给予租房和购房补贴;为“高精尖”人才量身打造“特岗特薪”实施方案,经认定后每年按年薪的50%-100%给予奖励;设立高层次人才“编制池”,制定新区特聘专家管理办法,对符合新区发展需要的特别优秀人才“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支持政策上不封顶。


这些科技创新支持政策为雄安新区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吸引和培育更多的创新企业和人才,推动雄安新区成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