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有关中央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根据我委统一安排,按照《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有关要求,现就 2023 年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项萝点支持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建设、重大装备产业化应用和迭代升级、医疗器械和药品高端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废 日资源高质化利用等领域,及其他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决策部署的重大项目。 (具体支持方向和要求详见附件 )
二、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原则上不低于 亿元(其中,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 亿元),按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的 15% 安排专项资金(其中,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建设项目资金安排比例为 20% 、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建设项目资金安排比例为 10%)
三、各省级发展改革委、有关中央企业要切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重点聚焦辖区或系统内相关领域的行业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跟踪了解企业关键技术研发进展,密切关注产业化项目投资情况,认真做好专项政策解读和项目申报辅导,努力组织一批看的准、叫的响、体现领军企业技术实力、代表行业发展顶尖水平的好项目
四、地方企业项目由各省级发展改革委汇总申报,中央企业及其控股子公司项目由中央企业总部汇总申报 申报文件均须加盖公章,并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否则不予参加评审。一是每个项目都要明确项目单位及项目责任人、日常监管直接责任单位及监管责任人,其中项目责任人应是项目单位的相关领导,监管责任人应是日常监管直接责任单位的相关领导;二是申报企业要写明在2020-2022 年获得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情况及相关项目实施情况,没有获得过支持的也要予以明确
五、各省级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内部各处室之间,以及与本地区行业管理部门的工作沟通,避免重复申报、多头申报。本年度已经申报过其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的项目、近三年国务院大督查及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等检查中被点名批评的企业、被依法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企业等不得申报。
六、各省级发展改革委、有关中央企业要按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等规定,严格审查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是否符合具体支持方向和要求、项目采用的工艺技术是否先进可靠且知识产权明晰、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环评、用地、规划、节能、安全评价等)手续是否已经完成且符合有关规定、项目是否已经开工、项目是否已经获得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等情况,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审查结果负责,并确保投资计划下达后项目能够尽快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
七、附件 支持方向中第一、五领域每个省(含自治区、直辖市、新 生产建设兵团,下同)合计限报 个项目,计划单列市及中央企业限报 个;第二、三领域每个省合计限报 个,计划单列市及中央企业限报 个;第四领域每个省限报 个,计划单列市及中央企业限报 个。各单位报送项目中,根据上报表格排序、超出各领域申报数量限额的,不予纳入支持范围。对项目审计出现问题、或因项目执行问题导致资金需调整的地方和中央企业,调减本年度项目申报限额 各单位要严把项目申报质量关,加强项目监管,避免后续项目执行出现问题。
八、对因要件暂不齐备、尚未开工建设等原因,此次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建设项目,如 2023 月底前有望具备实施条件并开工建设的,各省级发展改革委、有关中央企业可先将其纳入储备。待储备项目符合专项条件后,我们将及时研究予以支持。储备项目数量不限,具体方向和投资要求等参照本通知。对纳入储备的项目,各单位要指导、协助业主单位加快办理相关手续,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九、各省级发展改革委、有关中央企业请于 2023 31前将项目申请及下达投资计划的请示、具有相应资质咨询机构编制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报送至我委政务服务大厅(纸质版、电子版光盘,各一式两份)。请示要包括附件 表格。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封面和背脊上要注明项目名称、具体方向和产业发展司相应处室,如“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建设一铁矿资源开发建设一冶金建材处” 同时,要通过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年度计划报送”模块,将项目同步报送至产业发展司相应处室 有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建设储备项目的,应填写附件 一并报送(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光盘)。
十、各单位和人员要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遵守保密纪律。按照“内外有别、只做不说”的要求,控制相关工作信息知悉范围,严禁向不相关单位扩散和公开发布,严禁通过微信、电子邮件等非保密方式传播涉密信息 对于违反保密要求的单位和人员,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严肃处理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产业发展司制造业智能化处
洪斌 010-68501694
顾紫明 010-68502676
附件:
1. 重点领域支持方向和要求
2. 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项目汇总表
3. 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项目绩效目标表
4. 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建设储备项目情况表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2022 12 月日
附件
重点领域支持方向和要求
一、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建设
(一)铁矿资源开发建设 年新增铁精矿生产能力 50 万吨以上的铁矿石绿色化、智能化开发 (冶金建材处)
(二)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建设。铜、铁、镇、钻、生皮、绝、教等矿产资源绿色化、智能化开发,铿矿、盐湖卤水提钮等资源综合开发技术示范应用。 (冶金建材处)
(三)氨气提取。天然气等提取高纯氮气。 (冶金建材处)
(四)攀西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 生凡钦战略资源开发和产业化(冶金建材处)
(五)何资源开发建设 增产氯化生甲 10 万吨/年以上的生甲肥生产项目建设,以及何资源绿色开发技术装备成果应用 低品位、难利用和深层饵资源开发。 (石化医药处)
二、重大装备产业化应用和迭代升级
(一)新能源汽车。围绕车电分离、充换电结合等创新需要,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一体化装备自主研制及示范应用。(机械装备处)
(二)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 新型绿色高效船舶动力系统,吊舱推进器、电力推进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波浪补偿起重机、综合导航系统、惯性导航设备等机电系统,低速机轴瓦、电控系统、活塞环和中速机气缸压力监测系统、大功率启动马达、自主遥控系统等关键部件自主研制及示范应用。 (机械装备处)
(三)轨道交通装备 面向自主化、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开展中国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系统、部件自主研制及示范应用 (机械装备处)
(四)能源装备 大中型发电机护环锻件、汽轮机转子锻件、大型发电机组用控制阀等关键部件,发电机组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运维技术自主研制及示范应用。 (机械装备处)
(五)工程技术装备 桥梁、隧道、输油管道、机场跑道等基础设施损毁后应急快速修复材料、装备自主研制及示范应用 (石化医药处、冶金建材处、机械装备处根据职能分别负责)
(六)纺织装备 高速智能卷绕机、喷气涡流纺纱机、高速无梭织机/经编机、三维立体织机、高速梳理机/铺网机、高速宽幅针刺机等自主研制及示范应用。 (轻工纺织处)
三、医疗器械和药晶高端化发展
(一)高端医疗器械和医药装备。心脏彩超等高端医疗超声系统,医用内窥镜、数字血管造影等医学影像系统,医用直线加速器、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等大型治疗设备,智能仿生假肢、外骨略机器人等医用康复辅助器具,脑起搏器、人工关节器官等高端植入介入器械及置换机器人,人造血管、全降解血管支架、颅内药物球囊等高值耗材,超声探头、高性能聚四氟乙烯等关键零部件和医用材料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长效缓控释、药品连续生产、全密闭反应、在线检测( PAT )等先进技术装备及数字化生产系统研制及应用。(石化医药处)
(二)临床急需药品(不含疫苗、抗体、细胞和基因治疗等生物制品) 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药物,新一代抗肿瘤靶向药物、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等慢性病治疗药物,纳入国家鼓励研发目录清单的儿童用药、短缺药、罕见病用药和首家仿制药,纳入突破性疗法等加快上市注册程序的化药新药,中药(含民族药)新药和古代经典名方药品等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 (石化医药处)
(三)高端原料药(不含《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9 年本)》限制类品种) 创新药原料药,抗肿瘤、抗耐药微生物等临床急需高附加值原料药,近 年获国际注册登记( DMF )的专利和特色原料药,采用高效酶催化、连续微通道、光/电反应等先进绿色生产技术的原料药,缓控释、载体给药等高端药用辅料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石化医药处)
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
(一)制造服务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绿色节能等服务载体建设。 (服务业发展处)
(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供应链优化创新、工业互联网应用等服务能力建设,服务衍生制造项目建设 (服务业发展处)
(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 为制造业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协同合作、产业链融通创新、产品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知识产权等综合性公共服务载体建设。 (服务业发展处)
(四)咨询业服务能力提升 管理咨询、会计审计、法律咨询、工程咨询等行业咨询机构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服务业发展处)
五、废旧资源高质化利用
(一)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建设 废旧家电回收运输中转站、分拣中心、逆向物流回收体系、回收处理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等建设。新建拆解能力或现有拆解企业改扩建及搬迁升级、智能化拆解车问等建设。拆解产物深加工技术升级改造等建设 支持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 (服务业发展处)
(二)废旧动力电池处理利用技术装备研制及应用项目建设〔(机械装备处)
(三)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利用。废旧纺织品物理化学法制备再生化纤(年产能二主 万吨),废旧纺织品化学法制备再生化纤(年产能二主 万吨),以废旧纺织品为原料的再生化纤产业化应用。(轻工纺织处)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 2021 年版)》要求,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转型升级,现就 2023 年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方向)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2023 年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方向)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组织实施,重点支持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轻纺等领域采用先进技术装备、改造后能效水平达到标杆水平以上、对行业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重大改造升级项目 鼓励项目应用国产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 有产能控制要求的领域,项目不得新增产能,如有新建产能的,须严格履行产能置换手续 (具体支持领域和要求见附件 )
二、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原则上不低于 亿元,按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的 15% 安排专项资金。
三、地方企业项目由各省级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联合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申报,中央企业及其控股子公司项目由中央企业总部申报。申报文件均须加盖公章,并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否则不予参加评审。一是每个项目都要明确项目单位及项目责任人、日常监管直接责任单位及监管责任人,其中项目责任人应是项目单位的相关领导,监管责任人应是日常监管直接责任单位的相关领导;二是申报企业要写明在 2020-2022 年获得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情况及相关项目实施情况,没有获得过支持的也要予以明确;三是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应对项目设计用能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并提供能效测算过程、减排量和参考依据等。
四、各省级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有关中央企业要按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等管理规定,严格审查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是否符合具体支持方向和要求、项目采用的工艺技术装备是否先进可靠且知识产权明晰、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环评、用地、规划、节能、安全评价、新建项目产能置换等)手续是否已经完成且符合有关规定、项目是否已经开工、项目是否已经获得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等情况,对申报材料真实性、合规性和审查结果负责,并确保投资计划下达后项目能够尽快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
五、对地方企业项目预期能效水平,由各省级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根据项目节能审查意见或节能评估报告表、节能评估登记表等联合认定。对中央企业及其控股子公司项目,由中央企业总部负责认定。项目批复后,由各省级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地方企业项目监管,中央企业总部负责系统内项目监管。各省级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中央企业在开展项目竣工验收过程中,要重点对项目实际能效是否达到批复要求进行认定、出具正式认定结果,并将结果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如项目实际能效未达到批复要求,实施企业应在 个月内完成整改,并申请再次验收。对限期整改后项目能效水平仍不符合要求的,收回全部中央预算内投资。
六、各省级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内部各处室之间,以及与本地区相关部门的工作沟通,避免重复申报、多头申报 本年度已经申报过其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的项目、近三年国务院大督查及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等检查中被点名批评的企业、被依法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企业等不得申报
七、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限报 12个项目,每个计划单列市及中央企业限报 个项目。各单位要严把项目申报质量关,对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后,因项目执行问题导致资金调整的,我们将视情况减少相关单位下一年度项目申报指标。
八、各省级发展改革委、有关中央企业请于 2023 31前将项目申请及下达投资计划的请示、具有相应资质咨询机构编制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报送至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纸质版、电子版光盘,各一式两份)。请示要包括附件 表格。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封面和背脊上要注明项目名称、具体方向,如“石化行业一炼化”。同时,要通过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年度计划报送”模块,将项目尽快报送至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相应处室。
九、各单位和人员要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遵守保密纪律。按照“内外有别、只做不说”的要求,控制相关工作信息知悉范围,严禁向不相关单位扩散和公开发布,严禁通过微信、电子邮件等非涉密方式传播涉密信息。对于违反保密要求的单位和人员,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严肃处理。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产业发展司制造业智能化处
010-68501694
石化医药处
吴文龙
010-68501608
冶金建材处
张临峰 10-68502060
轻工纺织处
张曙光
010-68502494
工业和信息化部
规划司投资处
赵若虚
010-68205132
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节能处
阳紫微
010-68205354
原材料工业司综合处
010-68205768
消费品工业司综合处
宋其森
010-68205674
附件:
1. 重点领域支持方向和要求
2. 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方向)项目汇总表
3. 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方向)项目绩效目标表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22 12 月日
附件
重点领域支持方和要求
一、总体要求
(一)聚焦重点领域 各单位应对照本通知明确的各子行业领域申报项目 其中,属于《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 2021 年版)》(发改产业〔 2021 1609 号)规定的重点领域,项目建成后能效应优于标杆水平;不属于上述文件规定的重点领域项目建成后能效应达到所在行业领先水平。
(二)升级技术装备。鼓励项目采用《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 2022 年版)》(发改产业〔 2022200 号)所列先进工艺技术装备,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9以来发布的有关节能技术装备
(三)落实产业政策 磷专安、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纯碱、黄磷、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领域项目,应严格落实产能置换政策要求。原则支持节能降碳改造升级项目,适当考虑支持自主技术装备在国内首次应用的新建项目。
(四)加强工作协同。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实施沿黄重点地区企业节能节水减排改造和搬迁入园、长江经济带化工污染防范和治理、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的项目鼓励石化行业项目与推动化工项目有序转移和安全发展、加快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更新改造等工作有效衔接。二、石化行业
(一)炼化。
1. 羊系列装备产能规模要求。炼油 500 万吨/年以上,乙烯80 万吨/年以上,对二甲苯 60 万吨/年以上。
2. 工艺技术装备要求。循环冷却水整体优化、热集成精馆系统技术、加热炉能效提升技术、燃气轮机和裂解炉集成技术、先进控制及在线优化技术、换热网络系统优化技术等
(二)煤化工。
1. 羊系列装备产能规模要求。合成氨 30 万吨/年以上,甲醇60 万吨/年以上,煤制烯炬 50 万吨/年以上,煤制乙二醇 20 万吨/年以上。
2. 工艺技术装备要求。
( I )合成氨。清洁高效先进煤气化技术、水煤浆提浓技术、新能源电解水制氢作为原料气、透平机组及换热设备等优化提升改造、常压固定床工艺改造为气流床工艺、先进氨合成技术。
(2)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采用清洁高效先进煤气化技术、半废锅流程气化技术、新能源电解水制氢作为原料气、空分蒸汽驱改电驱、高效降膜蒸发技术、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技术、先进甲醇合成技术、高效甲醇合成催化剂应用、节能型甲醇精馆技术、一氧化碳与氢气高效分离技术、草酸西旨合成高效催化剂、力口氢高效催化剂等对现有装置实施改造升级。
(3)煤制烯炬。新一代甲醇制烯炬催化剂应用、再生汽提段增设内取热器改造、工业控制系统智能化改造、烯炬尾气回收
2 低碳炬技术、绿氢替代技术等
(三)烧碱。
1. 羊系列装备产能规模要求。 30 万吨/年以上。
2. 工艺技术装备要求。膜极距及氧阴极离子膜电解技术、
多效蒸发技术、副产氢气高值利用技术、氯化氢合成余热综合利
用技术等
(四)纯碱
1. 羊系列装备产能规模要求 60 万吨/年以上。
2. 工艺技术装备要求。一步法重灰技术、三段外冷碳化塔节能技术、全流程先进控制技术、联碱工艺般烧余热回收技术、粉体流技术冷却工艺等。
(五)电石
1. 企业产能规模要求 30 万吨/年以上
2. 工艺技术装备要求 大型密闭式电石炉、空心电极技术、生产系统余热回收技术、电石炉热盾材料应用技术、电石炉尾及电石渣高附加值利用等。
(六)磷肥。
1. 单系列装备产能规模要求。磷酸一绞 15 万吨/年以上,磷酸二续 60 万吨/年以上。
2. 工艺技术装备要求。硝酸法磷肥、半水法工艺或二水一半水法磷酸生产工艺技术、磷酸一绞料浆法管式反应器工艺改造、磷酸一绞料浆浓缩系统二效和三效浓缩技术等。
(七)黄磷
1. 企业产能规模要求 万吨/年以上。
2. 工艺技术装备要求。入炉原料品位提升技术、黄磷尾气烧结粉矿技术、磷渣热能回收利用技术、黄磷尾气和中低位矿资源化利用等。
(八)聚氯乙烯
1. 企业产能规模要求 30 万吨/年以上。其中,单台聚合釜规模大于 万吨(通用牌号) c
2. 工艺技术装备要求。无录触媒技术聚合母液水制纯水技术、氯乙烯( VCM )尾气深度处理技术等。
(九)子午线轮胎。
1. 羊系列装备产能规模要求。 300 万条/年以上乘用子午胎,60 万条/年以上载重子午胎。
2. 工艺技术装备要求 低温一次法混炼工艺技术、基于化学炼胶新材料的绿色轮胎技术、液体橡胶材料及高性能绿色轮胎技术、高温氮气硫化工艺技术、再生胶脱硫连续清洁工艺技术等
三、钢铁行业
(一)钢铁。
1. 羊系列装备产能规模要求。高炉炼铁 113 万吨/年以上、转炉炼钢 115 万吨/年以上、电炉炼钢 75 万吨/年以上(其中电炉冶炼合金钢 36 万吨/年以上)。
2. 工艺技术装备要求。转炉烟气中低温段余热回收技术、钢铁冶炼工序余热回收新技术、全氧燃烧节能技术、高炉大比例球团矿冶炼技术、冶金渣余热高效回收及综合利用技术、高炉炉顶均压煤气回收技术、近终型制造技术、新一代绿色节能环保型电炉冶炼技术装备、副产煤气高附加值利用技术、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回收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二)焦炭、铁合金。
1. 羊系列装备产能规模要求。焦炉 150 万吨/年以上,铁合15 万吨/年以上
2. 工艺技术装备要求 煤调湿技术、上升管余热回收技术、焦化系统多余热祸合优化利用、副产煤气高附加值利用技术(不含甲醇、液化天然气)等。铁合金熔融还原、等离子炉冶炼及连铸连破技术,铁合金渣显热高效回收技术、矿热炉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等。
四、有色金属行业
(一)铝
1. 单系列装备产能规模要求。电解铝 25 万吨/年以上,氧化80 万吨/年以上
2. 工艺技术装备要求。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节能技术、电解铝高效低耗大修槽节能技术(集成低电阻节能型钢爪、阳极熟块开槽、高导电钢棒、石墨化阴极+磷生铁浇铸等技术)、铝电解槽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铝电解槽大型化技术、氧化铝;培烧炉流化床与蒸发联动余热利用技术等。
(二)铜。
1. 羊系列装备产能规模要求。粗铜 15 万吨/年以上。
2. 工艺技术装备要求 铜统连续吹炼冶炼技术、双炉连续炼铜技术、阳极炉纯氧燃烧技术、铜冶炼过程余热回收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集成中低温余热综合利用电解装置及极板大型化,稀贵金属清洁低碳综合利用、铜熔炼渣回收铁及综合利用等技术和高耗能装备升级)。
(三)铅、传、锐、硅
1. 羊系列装备产能规模要求 粗铅 15 万吨/年以上,铮冶炼20 万吨/年以上铁冶炼产能 吨/年以上,工业硅 2.5 万吨/年以
2. 工艺技术装备要求。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技术、侧吹还原熔炼粉煤浸没喷吹技术、以底吹为基础的富氧熔池熔炼技术、锋精矿大型培烧炉技术、绊精矿湿法炼钟赤铁矿技术、二次绊资源浸出一萃取一电绊技术、大直径竖罐双蓄热底出渣铁冶炼技术、工业硅低频冶炼技术及矿热炉余热回收、全密闭型工业硅矿热炉等
五、建材行业
(一)水泥。
1. 羊系列装备产能规模要求。 4000 吨/日及以上(特种水泥除外)。
2. 工艺技术装备要求。水泥窑二氧化碳捕集与纯化催化转化利用技术、水泥熟料生产线节能新技术、水泥碳化活性熟料开发及产业化应用技术、水泥工厂绿色可再生能源技术改造等
(二)玻璃
1. 单系列装备产能规模要求。 500 吨/日以上(特种玻璃除外)
2. 工艺技术装备要求。浮法玻璃工艺流程再造技术、浮法玻璃低温熔化技术、玻璃窑炉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提纯技术、全氧烧和纯氧助燃工艺技术及装备、双排鼓泡强制低温融化技术等特大型玻璃工厂节能减碳系列技术应用、磅化绊背接触技术等磅化绊光伏发电玻璃节能降碳技术。
(二)陶瓷
1. 羊系列装备产能规模要求。建筑陶瓷 1000 万平米/年以上,卫生陶瓷 100 万件/年以上。
2. 工艺技术装备要求。应用电能、氢能、富氧燃烧等新型烧成技术及装备电烧报道窑、氢燃料报道窑烧成技术与装备,微波干燥技术及装备,连续球磨、干法制粉工艺等建筑陶瓷原料节能粉磨技术,低品位余热的高效利用关键技术。
六、轻工纺织行业
(一)制浆造纸
1. 羊系列装备产能规模要求。漂白化学木(竹)浆 30 万吨/年以上。
2. 工艺技术装备要求。造纸行业生物质替代化石能源技术,低能耗蒸煮、氧脱木素、透平风机、污泥余热干燥等技术和装备。
(二)化纤。
1. 羊系列装备产能规模要求。涤纶 25 万吨/年以上,锦纶万吨/年以上,氨纶 万吨/年以上。
2. 工艺技术装备要求。采用原位聚合、原液着色、多头纺丝、“一头多尾”短流程柔性技术、再生直纺、余热回收利用等节能降碳生产技术和装备。能效水平达到合成纤维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级基准值。
(三)印染。
1. 企业产能规模要求。染色纱(筒子纱) 万吨/年以上,机织面料 6000 万米/年以上,针织面料 万吨/年以上。
2. 工艺技术装备要求。全流程智能化印染生产技术、新型高速高效印染节能节水绿色装备等。能效水平达到清洁生产标准纺织业(棉印染) (H 185-2006 )一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