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动物疫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政策文件 / 2021-10-29 17:38:46

为落实 “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创新有关部署安排,国家重 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 “动物疫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重点专项。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发布 2021 年度 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 围绕动物疫病防控重大需求,以非 洲猪瘟等畜禽重大疫病、重要人兽共患病为主攻方向,重点突破 病原学与致病机制、新型诊断试剂、新型疫苗、新兽药与替抗新 产品、产品应用与疫病防控等关键科学与技术瓶颈问题。

2021 年度指南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 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优先安排重大、关键且紧迫,以 及具备一定基础的任务。拟启动 6 个项目方向,拟安排国拨经费 概算 2.8 亿元。其中,拟部署 1 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方向,拟安排 国拨经费概算 0.2 亿元,拟支持项目 5 个,每个项目 400 万元。

如无特殊说明,每个项目方向拟支持数为 1~2 项,实施周期 不超过 5 年。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涵盖指南所列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 5 个,项目参与单位总 数不超过 10 家。项目设 1 名负责人,每个课题设 1 名负责人。

青年科学家项目(项目名称后有标注) 不再下设课题,项目 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 3 家。项目设 1 名项目负责人,青年科学家 项目负责人年龄要求,男性应为 1983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女 性应为 1981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原则上团队其他参与人员年 龄要求同上。常规项目下设青年科学家课题的,青年科学家课题 负责人及参与人员年龄要求,与青年科学家项目一致。

指南中 “拟支持数为 1~2 项”是指: 在同一研究方向下,当 出现申报项目评审结果前两位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 况时,可同时支持这 2个项 目。2 个项目将采取分两个阶段支持 的方式。第一阶段完成后将对 2 个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 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

本专项 2021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  非洲猪瘟病毒的病原生物学与致病机制

研究内容: 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病原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病原 致病与免疫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非洲猪瘟病毒的分离鉴定、 遗传演化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揭示非洲猪瘟病毒在不同宿主中 的流行分布与遗传特征; 研究非洲猪瘟病毒入侵与复制机制,发 掘病毒受体,解析重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绘制病毒与宿主互作网络; 研究感染动物带毒、排毒与机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相 互关系,揭示非洲猪瘟病毒免疫逃逸和致病的分子机制。

考核指标: 分离鉴定非洲猪瘟病毒 300~500 株,揭示我国非 洲猪瘟病毒的遗传演化及在不同宿主中的流行分布特征,解析 10~ 15 个关键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鉴定非洲猪瘟病毒受体,筛选 疫苗候选抗原 15~20 个; 发掘潜在药物靶标 3~5 个。

2.  动物流感病毒的流行规律与传播机制

研究内容: 针对动物流感病毒流行与传播机制关键科学问

题,开展动物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遗传变异、分子溯源、致病 性、宿主适应性与传播途径研究,完善动物流感病原学和流行病 学数据库,建立病毒传播风险评估模型; 解析动物流感病毒重要 生物学表型的分子基础及其致病机理; 揭示动物流感病毒宿主适 应性和水平传播的分子机制。

考核指标: 分离鉴定我国不同地域家禽、水禽、野鸟、猪及 其他哺乳动物来源的流感病毒 1000~ 1500 株,解析动物流感病毒 的遗传变异及流行规律; 建立完善的动物流感数据库 1~2 个,建 立动物流感病毒传播风险评估模型 2~3 个; 发现动物流感病毒传 播与致病的关键因子 10~ 15 个,发掘药物及疫苗新靶标 8~ 10 个。

3.  口蹄疫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与传播机制

研究内容: 针对 口蹄疫病毒流行、变异、传播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口蹄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和流行病学研究,弄清我国 口蹄 疫流行的主要血清型、基因型,揭示其遗传演化与分子流行病学 特征、病原变异的分子基础,阐明我国 口蹄疫的传播、流行与分 布规律,为我国 口蹄疫的免疫预防、净化根除提供科学依据; 研 究 口蹄疫病毒复制、致病与免疫机理,阐明其烈性传播、高效复 制、急性发病、持续感染和免疫逃逸机制。

考核指标: 分离鉴定 口蹄疫病毒 200~300 株,建立我国 口蹄 疫流行毒株库,鉴定其抗原性、嗜性和致病性的变异,阐明我国 口蹄疫病毒流行分布、遗传演化、病原变异的规律; 鉴定 口蹄疫 病毒致病与传播关键调控蛋白 10~ 15 个,阐明该病毒流行传播、 致病与持续感染的分子机制。

4.  畜禽重要病原菌生长代谢和毒力调控机制

研究内容: 针对猪链球菌、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畜禽重要 胞外菌及动物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布鲁菌等胞内菌,研究其生 长代谢和细胞分裂的调控机制与毒力调控机制; 研究胞内菌入侵 与持续感染机制;解析畜禽重要胞外菌和胞内菌的免疫逃逸机制; 研究病原菌诱导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的分子机制,鉴定抗细菌感 染新靶标,开展抗菌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和筛选。

考核指标: 鉴定畜禽重要病原菌的生长代谢和毒力调控因子 10~ 15 个,并揭示其调控的分子机制; 阐明畜禽重要病原菌免疫逃逸策略 2 种以上; 解析细菌性炎症和损伤发生机制 2 种以上; 发现新的信号通路和关键分子 8~ 10 个,鉴定候选抗细菌感染新 靶标 5~8 个,筛选抗菌化合物 10 个以上。

5.  动物疫病 口岸检疫与风险防范技术研发及应用

研究内容: 针对动物疫病 口岸检疫需求,研究南非型口蹄疫、 非洲马瘟、赤羽病等重要外来动物疫病的精准查验与智能监测预 警、跨境运输工具携带动物病原的快速识别等技术与装备; 针对 跨境传播风险高的特定病种,开展边境地区和重点 口岸的动物及 蜱、蚊、蝇等媒介生物的监测溯源技术研究与应用,构建预警模 型和风险评估体系,制定防控策略。

考核指标: 建立 10~ 15 种新发与外来动物疫病 口岸检疫标准 化方法; 研制病原快速识别装备 4~5 种; 建立新发与外来动物疫 病风险分析、预警技术平台及应急方案; 制定国家标准及行业标 准 10~ 15 项,为 口岸动物检疫主管部门提供咨询报告 5~ 10 份。

6.  动物病原致病机制与药物分子设计(青年科学家项目)

研究内容: 动物病原突破血脑屏障、呼吸道屏障、消化道屏 障及生殖道屏障的分子机制; 基于原创兽药研发需求的药物靶标 发掘与药物分子设计。

考核指标: 聚焦专项关键核心技术有关方向,在方法、路径、 技术等方面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

   拟支持项目数:5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