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企业〔2022〕63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北京市优质中小企业梯度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要求,新版申报政策与旧版申报政策变化较大。2022年9月20日,北京市正式启动了申报,将按照新的政策标准执行。
截止目前,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共认定了622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8家;随着市级和各区政府政策的出台,专精特新申报再次引发众多科技型企业的关注。
为了帮助企业了解和掌握各区专精特新相关支持政策,我们整理出了多个版本专精特新新系列申报指南和各区支持政策汇总,供大家参考!
1、中小企业服务券补贴: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年补贴上限10万元,北京地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年补贴上限20万元。单笔合同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合同总金额的30%。
2、通过中小企业服务券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支持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按照合同额的20%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金支持。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实施上云上平台改造,按照合同额的30%给予最高30万元的资金支持。
3、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提升品牌国际国内影响力,对上年度入选品牌强国工程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榜单的专精特新企业,按照不超过品牌宣传推广费用的30%,给予最高30万元的资金支持。
4、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非建筑业企业以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作为申报条件的可放宽至不少于1亿元。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大技术产品创新和首制首试首用,给予集成电路“首流片”、新材料“首批次”、医药“首试产”、信创“首方案”等奖励支持,单个企业最高支持3000万元。鼓励各区利用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或统筹相关资金,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奖励及研发支持力度。
5、上年升规企业一次性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30万元,当年升规企业一次性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获评“专精特新”的,再增加奖励20万元,已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予增加。
6、稳规企业一次性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获评“专精特新”的,再增加奖励20万元,已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予追加。对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GB/T36073-2018)认证或对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防护相关规范且达到一定安全能力的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再增加奖励10万元。
7、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内发明专利前十年年费,在享受国家减缴政策后按实际应缴金额予以资助,资助金额不超过年费标准值的30%。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名录认定。申请人年度获得本条所规定的资助金额不超过200万元。
政策依据:《2023年度北京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实施指南》
《关于实施十大强企行动激发专精特新企业活力的若干措施》
《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北京市知识产权资助金管理办法》
对上一年度获得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对上一年度获得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的企业,一次性给予25万元奖励;对上一年度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的企业,一次性给予80万元奖励。对获得北京市隐形冠军称号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50万元奖励。晋级补差。
政策依据:东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东城区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东城园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东政发〔2022〕7号)
对新迁入或首次获得市(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的驻区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资金奖励;对新迁入或首次获得国家级、市(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的驻区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一次性资金奖励。
政策依据:《北京市西城区支持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023年5月)
1、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60万元扶持;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30万元扶持。
2、对获得国家、市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资质或科技进步奖的企业,给予总额最高300万元扶持。
政策依据:《丰台区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扶持措施(试行)》、《丰台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对首次获得石景山区创新型中小企业称号的企业,给予3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首次获得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的企业,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的企业,给予8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单个企业不重复享受,晋级享受差额奖励。
对境内上市企业分阶段给予最高1000万元区级补贴资金;驻区企业完成新三板创新层挂牌,给予150万元区级补贴;京外迁入的新三板创新层挂牌企业,给予100万元区级补贴。对境外上市企业,经认定后,给予最高600万元区级补贴。对京外迁入的A股上市企业给予最高2000万元市、区补贴资金。
政策依据:石景山发布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2023年6月)
被认定为专精特新的企业给予10万元资金奖励;
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的企业给予企业不超过50万元资金奖励;
对新迁入本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企业,给予一次性不高于50万元资金奖励。
政策依据:
《优化营商环境平谷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6日
对上年度首次获得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资质认定的企业,给予500 万元一次性资金支持。对上年度首次获得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隐形冠军”等资质认定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企业,给予100 万元一次性资金支持。对上年度首次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的,分别给予5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支持。
政策依据:《大兴区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暂行办法(修订版)》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
政策依据:《密云区支持企业发展办法(试行)》(密政发〔2021〕31号)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的企业, 给予最高80万元奖励;
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的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
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荣誉称号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国内外主要交易所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经认定给予最高1000万元上市补贴。
政策依据:《关于进一步促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通经信局〔2022〕166号)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
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给予一次性25万元奖励;
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
政策依据:《顺义区打造大中小融通特色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专项资金实施办法》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
政策依据:《关于精准支持怀柔科学城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对首次获得北京市“专精特新”称号的中小企业,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
对首次获得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的企业,一次性给予50万元奖励;
对首次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的企业,一次性给予8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不重复享受,晋级补差。
对2022年1月1日以来从北京市外新引进的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除上述奖励外,再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入区奖励,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政策依据:
关于《门头沟区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门科信文[2022]53号)
对首次获评或登记注册、税务、统计关系整体迁入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经培育后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再给予40万元差额补贴。
政策依据:
《昌平区加快专精特新、独角兽企业培育发展支持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
对首次获得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单家符合条件的支持对象只能享受上款中的一项奖励。
政策依据:2022年12月《关于加快延庆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办法》
对企业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在市级贴息政策基础上配套一年期贴息1%;对国家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上半年新增设备购置款,按档支持5万至20万元。
政策依据:2023年1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海淀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助企纾困的若干措施》
对首次入选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给予30万元奖励;对首次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给予80万元奖励;对首次入选权威机构发布的独角兽企业榜单的给予80万元奖励,对首次入选权威机构发布的未来独角兽、潜在独角兽榜单的给予50万元奖励。
政策依据:《朝阳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实施细则(2023年)
由于政策具有及时性,请以各区政府、经信局网站最新公告文件为准,目前个别区尚未发布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