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台背景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致贺信指出,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将加速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今年以来,工信部先后出台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文件,召开了全国5G行业应用规模化发展现场会等多场会议,发布了协同研发设计、远程设备操控、机器视觉检测等十个典型场景。全国近20个省份相继出台支持工业互联网、5G发展的相关政策。省委、省政府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举办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省委书记应勇指出,要充分发挥湖北科教资源富集、产业基础厚实、区位交通优越优势,构筑数字九州通衢,打造数字经济枢纽新优势;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加快建设数字湖北,聚力打造武汉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创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更好赋能实体经济,奋力打造制造强省,建成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省政府先后发布工业互联网、5G三年行动计划,对工业互联网发展和5G规模应用作出专门部署。
二、发展目标
围绕网络强国、制造强国战略,从网络基础设施、应用场景示范、产业支撑体系等方面,结合襄阳实际提出了发展目标。
在网络基础设施层面,提出到2023年,5G基站数量达到1万个,重点行业建设5G专网20个,襄阳二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达到1000万个,平均日解析量突破1亿次;在融合创新应用层面,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到2023年力争新模式普及率达到20%,推进300个工业企业开展智能化诊断改造项目,打造10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和智能工厂标杆案例;在产业支撑能力层面,提出在“数字产业化”领域培育发展10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0万元的创新型企业,搭建2-3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增“上云”标杆企业50家。
三、主要内容
主要概括为“三个专项行动”,分别是网络设施强基行动、深度融合应用行动、产业支撑提升行动。
1.推动网络设施建设。一是加快5G网络建设,在交通枢纽、体育场馆、旅游景点等人员流量密集区域和高新区等产业密集区域强化5G基站建设布局。二是推动企业内外网升级改造,在企业内部支持内网升级,建设5G全连接工厂;在企业外部开展园区“全光化”升级,加快“双千兆”网络建设。三是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支持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接入节点。四是稳步提升数据中心发展质量。通过加大机柜总规模、提高上架率、降低数据中心PUE值等,不断提升数据中心发展质量,支持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争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打造融合应用。一是加快推进智能化改造升级,支持现有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同时,鼓励新建项目按智能工厂标准设计和建设。二是加快建设车联网先导区,推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三是培育“5G+工业互联网”应用生态,引导产业基础较好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3.夯实产业支撑。一是加强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应用,提升5G在工业复杂场景下工业应用的承载能力。二是构建“建用一体”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支持我市龙头企业搭建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三是培育壮大数字产业,实施产业链培育计划和新一轮技术改造。四是建立本地化安全服务体系,在重点工业企业打造10家工控安全贯标示范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平台。
四、保障措施
从工作机制、示范引领、政策支持、人才支撑、交流合作等五个方面,提出相关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建立由市经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等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的协同推进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开展“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企业和地方先行先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用好省政府“技改13条”“数字经济13条”等相关政策资金。坚持引才与育才并举、应用型人才与科研型人才并重,强化人才支撑。开展“5G+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承接举办省内工业互联网、5G领域重大活动、比赛、展览、论坛,深化交流合作,营造良好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