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宜昌市科技局获悉,《宜昌市支持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的若干措施》《宜昌市科技创新供应链专项科研激励资金管理办法》已于当日正式出台。这也标志着除武汉东湖高新区试点外,我市成为全省首个出台以“用”为导向科创供应链平台“政策包”的市州。
据了解,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汇集高校院所成果、企业需求等多方面信息,可引导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高效对接,有效破解供需匹配难题,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此次,我市出台“政策包”旨在加速建设打造要素富集、供应顺畅、配置高效的科创供应链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产业链协同发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根据“政策包”规定,我市每年将设立1亿元科创供应链建设基金,3000万元供应链平台建设资金和2000万元专项科研激励资金,共计1.5亿支持资金,分阶段支持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和商品化,单个项目支持最高200万元。支持各类主体通过“天网”平台开展供需对接服务,对开展企业技术需求、人才需求、融资需求撮合的,分别给予最高10万元、30万元、30万元奖励等政策。
目前,我市正全面推进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一方面,坚持重点领头、面上推进,通过各种形式聚焦头部企业开展摸底,并纳入“天网”平台。同时,组织第三方创新服务团队、技术经纪人队伍通过开展举办技术沙龙、项目路演、行业论坛等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扩大企业知晓率参与度,提供有针对性的需求服务。
另一方面,我市主动融入省科创供应链平台关于离岸创新中心和海外创新中心的建设,学习借鉴东湖高新区先进经验做法,按照“公司-节点-专业队伍”思路,构建供应链公司、县市区登记站、企业园区、孵化器、技术经纪人队伍、宜昌数据分析平台等各方广泛参与的多维度、广覆盖“1+N+1”创新需求服务体系。